“三带三增”|姚安县特色产业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
近年来,楚雄州姚安县光禄镇福光村以发展花卉产业为抓手,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积极探索支部带企业进村增产、党员带群众发展增收、群众带土地入股增效的“三带三增”模式,大力发展花卉、蔬菜产业,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,群众持续增收。
(资料图片)
福光村一角。(2023年6月5日摄)
夏日骄阳似火,走进光禄镇福光村,白墙黛瓦,鲜花如锦。放眼望去,福光村身处一片青绿中,美丽乡村跃然眼前。曾经的福光村党组织凝聚力不强、经济发展滞后,村庄脏乱差,群众增收困难。在发展过程中,福光村坚持把党建触角延伸到产业发展第一线,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产业发展重要抓手,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,实现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。
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。(2023年6月5日摄)
为确保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福光村积极探索“党支部+合作社+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,将党员、群众、致富带头人聚在产业链上,实现建一个组织、兴一个产业、富一批农民、活一方经济。
福光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何国恩说:“我们村党总支牵头,组织党员、群众开展素质提升培训及实地观摩学习,引导党员带头兴产业,坚定群众发展信心。通过引导党员领办合作社或带头加入合作社的方式,于2018年成立了姚安县福鑫鲜切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通过多种形式让群众加入合作社,合作社再引进花卉企业运作,不断发展壮大福光村的花卉产业。”
村庄中美丽的墙体画。(2023年6月5日摄)
截至目前,在福光村落地的花卉企业已达6户,花卉种植面积600多亩,80%以上的群众搭上了花卉产业这趟经济发展快车。通过打“花卉牌”“绿色牌”“生态牌”,积极发展壮大花卉产业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,让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就有收入。2022年,村集体经济收入52.34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090元,年均增长21%,高于全县全镇增长水平。
福光村党总支结合村情民情,把“抱团发展”融入产业发展,村、企、民深度融合结成发展共同体,充分发挥各方力量,统筹推进产业规划、产业发展、产业振兴等各环节,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“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带动产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户就业。
在花卉基地务工的群众。(2023年6月5日摄)
同时,福光村坚持产业建设、企业发展、群众得利的原则,引导企业通过实行“保底+分红”“土地流转租金+返聘务工”、土地入股、经营权转让等模式,使群众实现土地流转金、薪金、股金“三金”收入。截至目前,全村3080亩耕地中,有2800余亩已实施集中流转,土地流转率达92%。
当地群众就近在花卉生产车间务工。(2023年6月5日摄)
福光村还把土地流转及大棚资产租赁收益金的60%作为“乡村公益性岗位”基金,把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家庭成员纳入合作社作为社员,一部分聘为“乡村公益性岗位环境卫生保洁员”,分布在全村11个村民小组,对组内的环境卫生、乡村道路、河道进行日常管护保洁。
如今,花卉、蔬菜产业已经成为福光村的主导产业,鲜花撑起了群众增收的“钱袋子”,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,生活品质大幅提升。福光村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卫生村、楚雄州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、姚安县“一村一品”花卉产业专业村,2022年被姚安县委县政府命名为“产业兴旺红旗村”。
来源/新华社客户端、姚安县融媒体中心
编辑/周永芳
责编/佘蕊
审核/邓坤
©楚雄州广播电视台